English Verion | bet356亚洲版体育官方网站官网 | 语言文化中心
首页 bet356亚洲版体育官方网站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合作交流
 
 
师资队伍
教授风采
硕导一览
学院教师
人事制度
教师简历 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正文
何跞简历
发布时间:2024-04-12   浏览次数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基本信息

何跞: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南开大学文学博士,清华大学博士后。bet356亚洲版体育官方网站中文系教师。

E-mail:heluo8603@163.com


研究方向:

    中国古代文学


主要教授课程

    中国古代文学

    元明清文学专题研究


代表性成果

  学术专著:

1.《元代文学新论:民族性、理学与真性情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7年。

2.《漱梦集》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15年。

3.《拢碎集》,国际华文出版社,2008年。

  代表性论文:

1. 从方回的论诗诗看其“活法”论及性情内涵[A].中国诗学[C].2015年第19辑.

2. 刘将孙诗论中的“悟”[J].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(01):136-142.

3. 从宗教信仰驳论思想“普世”[J]. 云南社会科学,2017,(01):44-50.

4. 赵文《青山集》中的诗学理论[J]. 华夏文化论坛,2016,(02):84-91.

5. 论孔子的人际韬略[J]. 南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17(06):21-25.

6. 元代庐陵文学的整体特征[J]. 兰台世界,2016,(24):127-129.

7. 论多元共存及普世伦理[J].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39(06):31-35.

8. 论郝经的文论思想[J]. 山西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43(06):48-51.

9. 刘将孙的“气”论[J]. 三峡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6,38(06):42-46.

10. 论道德伦理的现实性[J]. 东方论坛,2016,(05):85-89.

11. 元代庐陵词人与词作[J]. 新疆社科论坛,2016,(05):98-103.

12. 元代文人刘岳申的文章理论与风格[J].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16(03):80-84.

13. 论中国学人的西学进路与文化回归[J]. 学术论坛,2016,39(07):134-137.

14. 刘将孙的文章理论及风格[J].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39(05):101-106.

15. 论当代中国的学术症候[J]. 学术界,2016,(09):135-142.

16. 地域文化与元初庐陵文人的关系构成及仕隐对待[J]. 汉语言文学研究,2016,7(03):26-33.

17. 刘将孙文学思想梳论[J].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(05):131-134.

18. 论学术应该回归思维母体和本文化语境[J]. 社会科学论坛,2016,(09):45-53.

19. 元代文人刘诜的文论思想[J]. 宁波大学学报(人文科学版),2016,29(05):20-24.

20. 元初个性化文学思潮的代表——论赵文的文论思想[J]. 沈阳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18(04):494-498.

21. 论元代诗人刘诜的格律诗[J].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30(04):47-50.

22. 文化全球视野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[J].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40(04):151-156.

23. 元代庐陵文人群体及文学成就[J].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,2016,(04):75-81.

24. 刘将孙“记”体文的理学色彩与个性特征[J]. 鲁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33(04):52-56.

25. 通达而兼容:刘将孙的文学理论[J].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(07):99-101+106.

26. 东西方学术思维的比较透析——兼论重树中国传统之必要[J]. 宁夏社会科学,2016,(04):27-32.

27. 元人赵文的不羁人格及文章的议论讽喻[J]. 内蒙古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48(04):17-21.

28. 论元代诗人刘诜的五言古诗[J].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42(04):98-102.

29. 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含叙事:诗题、诗序和诗集系年[J]. 中华文化论坛,2016,(06):45-51.

30. 宗唐与主情:元代诗人刘诜的七言古诗[J].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(03):56-60.

31. 赵文《青山集》之文章纪实:入元南方文人的生存窘况[J].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(03):107-113.

32. 论“崇拜”:差异性的关系存在之伦理向度[J]. 社科纵横,2016,31(05):78-83.

33. 一个不应忽视的地域文学研究:元代庐陵文学[J]. 兰台世界,2016,(09):112-114.

34. 论元初社会的儒治特点及文人的用世情怀[J]. 兰州学刊,2016,(04):20-25.

35.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在多元的现代语境[J]. 教育文化论坛,2016,8(02):27-31.

36. 儒者之论——刘将孙“论”体文章研究[J].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,38(02):100-104.

37. 个性特出和文章气骨——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看元代庐陵文派[J]. 贵州文史丛刊,2016,(01):78-85.

38. 元代文学整体的民族性与理学审视[J]. 名作欣赏,2016,(06):71-72.

39. 关于文学史上宋、辽、金、元界定的再审视[J]. 兰台世界,2016,(02):104-106.

40. 《红楼梦》开篇石头故事与太虚幻境的哲学寓意[J]. 北方论丛,2016,(01):42-46.

41. 方回《诗思》十首的诗评取向[J]. 北京社会科学,2016,(02):76-82.

42. 主于性情求真的大元文学精神——元代文学特色浅论[J]. 名作欣赏,2016,(03):48-49.

43. 他族异质和宗唐得古的表征——元诗中的情绪大气及生命愁怀[J]. 文艺评论,2015,(11):71-76.

44. 《红楼梦》叙事中的诗词运用[J].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,2015,36(04):28-31.

45. 才胜而辞炼:元初庐陵诗人群体及其诗学风貌[J]. 社会科学论坛,2015,(05):69-74.

46. 漫谈元初庐陵文学[J]. 古典文学知识,2015,(03):68-74.

47. 庐陵文化精神的地域个性和儒学影响[J]. 兰台世界,2015,(10):105-106.

48. 吴钞本《嵇康集》“顾南原”跋作者辨[J]. 文献,2015,(02):90-91.

49. 发现元代诗学[N]. 光明日报,2014-11-10(015).

50. 细解开篇诗语及叙事文本的《红楼梦》解“味”法[J].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29(05):22-26.

51. 从人物分类看宝黛之“痴”及《红楼梦》的哲学“旨义”[J].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16(05):97-101.

52. 论萨都剌诗歌的民族本色和学汉特点[J].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3):47-50.

53. 北岛诗《生活》的艺术解析[J]. 安徽文学(下半月),2014,(09):15+17.

54. 论石头、三生石、神瑛的关系寓意与宝玉的侍者本性[J].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(05):53-57.

55. 《嵇康集》黄刻本及据黄钞刻本考[J]. 图书馆学刊,2014,36(08):127-129.

56. 论中国文化转型中中西文化的关系[J]. 安徽文学(下半月),2014,(08):3+11.

57. 论元代文人心态的利欲张扬[J]. 社科纵横,2014,29(08):131-134.

58. 悲情的儒、道、佛出路——论《红楼梦》首回神话主宰人物的寓意[J].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27(08):139-142+154.

59. 耿直人格下的情绪和个性扩张——论刘辰翁的文学思想[J]. 贵州文史丛刊,2014,(03):86-90.

60. 从语言学的意义到语文教学的目的[J]. 科教导刊(上旬刊),2014,(08):152-154.

61. 论古典诗学中的内外辩证及尊古传统——以纪昀《瀛奎律髓刊误序》“古淡”论为例[J]. 中国文学研究,2014,(03):76-79+120.

62. 从《红楼梦》首回的分层倒叙论其四层境地及生命哲学[J]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2014,29(07):13-18.

63. 论《红楼梦》中“都云作者痴”一诗[J]. 保定学院学报,2014,27(04):72-79.

64. 电影《胭脂扣》中的痴情和悲剧意蕴[J]. 学理论,2014,(20):186-187.

65. 隐曲叙述后的“旨义”和“真事”——论甲戌本《红楼梦》之“凡例”[J]. 唐山学院学报,2014,27(04):58-62.

66. 《学记》的教育学意义和当代文化整合[J]. 语文学刊,2014,(14):113-114+141.

67. 利欲问题的文学书写——论元散曲的世俗抒情[J]. 中国韵文学刊,2014,28(03):68-71.

68. 元代作家的民族、遗民身份及文学叙事扩张和抒情自由[J]. 北方论丛,2014,(04):7-10.

69. 当代文化整合中的古典文献学及其意义[J]. 理论界,2014,(07):53-55.

70. 论《红楼梦》第五回的诗词韵语与情性寓意[J]. 名作欣赏,2014,(21):32-35.

71. 《红楼梦》第二回的诗语叙事[J].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,2014,36(02):18-20+40.

72. 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论类书的二元属性与学理源流[J].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,2014,29(06):136-140.

73. 论元代文学接受和研究的特点及新思路[J]. 东方论坛,2014,(03):64-69.

74. 隐微的情旨——论《红楼梦》首回虚境叙事的诗语运用[J]. 中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30(02):103-107+112.

75. 论《红楼梦》首回甄贾两家的儒道思想寓意[J].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,2014,30(04):1-4+18.

76. 元诗中性情与理学的融合[J]. 前沿,2014,(Z4):220-222.

77. 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看类书的特质[J]. 图书馆学刊,2014,36(03):126-128.

78. 悲情的钗黛预演——论《红楼梦》第三、四回的诗语叙事[J].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14,31(01):68-70.

79. 论《红楼梦》开篇关于其书由来融合诗语的叙事[J].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15(01):37-40.

80. 从《红楼梦》各题名顺序及风格看其史笔真实[J].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,2014,31(01):36-39.

81. 论《红楼梦》题名交代中的各作者及隐含“旨”“纲”[J]. 天中学刊,2014,29(01):84-88.

82. 论《红楼梦》中七言绝句基于小说功用的艺术特色[J]. 宜春学院学报,2014,36(01):83-87.

83. 论《红楼梦》中七言绝句的文本布局及隐含问题[J].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,2013,15(06):53-57.

84. 儒道思想的变异——从甄封夫妇到宝玉宝钗[J].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,(06):98-102.

85. 《嵇康集》历代著录考梳[J].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),2013,33(06):16-21.

86. 论《红楼梦》首回“甄”“贾”故事中的诗语叙事[J]. 唐都学刊,2013,29(06):94-98.

87. 刘妪插笔与秦钟替笔——论《红楼梦》第六至九回的韵语演进[J]. 大众文艺,2013,(19):53-54.

88. 回溯于苍凉的生命本真——略谈《红楼梦》开篇的思想艺术[J]. 才智,2013,(21):175-176.

89. 论元代南北诗文家的性情抒写[A].中国越学[C].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6年第6辑.


主持或完成代表性课题:

1. 民族与理学视阈下的元代文学性情论略,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(16WXB009),2016-2017。

2. 元代庐陵文学研究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(17CZW067),在研。


主要社会兼职:

1. 元代文学学会会员


参加国内国际会议:

1. 元代文学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元代文学学会(筹)成立大会,内蒙古通辽,2014年。

2. 2015地域文化与辽金元文学研讨会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,辽宁大连,2015年。

3. 中国伦理学会2015年年会,北京,2015年。

4. 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第三版中国文学元代文学分支工作会议,北京,2017年。


 
© Copyright 2016 bet356(亚洲版)体育官方网站_[WELCOME] 版权所有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bet356亚洲版体育官方网站 邮编:212013
Tel:0511-88781693 Email:sla@ujs.edu.cn